当前位置 >南京皮肤病研究所 > 高发皮肤病 > 皮炎 >
皮炎发作时如何正确止痒?
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 有疑问点击在线咨询

   皮炎是皮肤屏障受损或过敏反应引发的常见炎症,发作时剧烈瘙痒常让人难以忍受,若处理不当可能加重皮损,形成“越抓越痒、越痒越抓”的恶性循环。正确止痒需兼顾缓解症状与避免刺激,从日常护理、温和用药到生活细节调整,多维度降低皮肤敏感度。

 
  冷敷降温是快速止痒的物理方法
 
  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或冷藏后的医用冷敷贴,轻敷于瘙痒部位5-10分钟,低温能收缩血管、减少炎症介质释放,从而快速缓解灼热与瘙痒感。注意避免直接将冰块接触皮肤,防止冻伤;冷敷后需擦干水分,保持皮肤干燥,防止潮湿环境诱发二次刺激。此方法适合急性发作期短期使用,每日可重复2-3次。
 
  选择温和的外用止痒产品
 
  含炉甘石洗剂、氧化锌成分的涂抹剂能形成保护膜,减少外界刺激对皮肤的摩擦,同时具有收敛干燥作用,适合轻度瘙痒或泛红区域。若瘙痒伴随明显炎症,可短期使用含弱效激素(如氢化可的松)的乳膏,但需严格控制在3-5天内,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皮肤变薄。对于儿童或敏感肌人群,优先选择不含酒精、香精的医用护肤品,减少化学成分刺激。
 
  避免抓挠与过度清洁是关键
 
  抓挠会破坏皮肤屏障,导致细菌侵入引发感染,甚至留下色素沉着或瘢痕。若瘙痒难忍,可轻拍患处或用冷毛巾按压替代抓挠。清洁时需使用温水(约32-35℃)及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,避免用肥皂、磨砂膏或热水烫洗,这些行为会进一步剥夺皮肤油脂,加重干燥与敏感。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,帮助锁住水分,修复屏障功能。
 
  生活细节调整辅助缓解瘙痒
 
  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,减少化纤材质对皮肤的摩擦;保持室内湿度在40%-60%,避免干燥空气加剧皮肤失水;饮食中减少辛辣、海鲜、酒精等易致敏食物摄入,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、E的果蔬(如猕猴桃、坚果),辅助抗氧化与抗炎。若瘙痒与压力、焦虑相关,可通过冥想、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,降低神经敏感性。
 
 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皮炎止痒需以保护皮肤屏障为基础,避免盲目使用偏方或强效药物。若瘙痒持续超过1周、伴随渗液、结痂或全身症状,可能提示病情加重或合并其他感染,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,针对性调整护理方案。